番禺区巧用推动事业单位改革发生“化学反应”

-- 番禺区委编办2021-01-19

 

    近年来,番禺区坚持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调整布局结构,理顺权责关系,强化公益属性,助推经济社会平衡充分高质量发展,实现“化学”反应。
    巧用“加法”,保障重点领域。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严控机构总量的前提下,根据部门职能调整增设事业单位,保证重点领域发展,提高机构编制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增设广州南站站场咨询服务中心,为广州南站地区“一核两带”规划建设提供保障;增设区城市更新发展中心,为旧城改造工作提效增速;增设区道路工程质量安全和造价管理站,为加强道路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供支持。同时,已通过机构整合、撤销等方式收回编制,充实编制资源“蓄水池”,盘活编制资源,将机构编制资源向重点民生和关键领域、基层一线倾斜。将区殡葬管理所的职能回归民政局机关,将其编制划转至区社区建设指导中心,加强社区领域工作力量。盘活教育系统闲置事业编制116名,用于增加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用好用活现有编制资源,满足教育民生领域发展需要。
    巧用“减法”,突出主责主业。坚持“政事分开、企事分开”的原则,在职责上做“减法”,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全面推进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改革,将其纳入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按照能转职能的不转机构、确需转机构的实行综合设置的原则,区分情况推进改革,共有16项行政职能回归党政机关。加大从事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力度,综合考虑职能任务、运营情况等因素区分实施改革,对具备转企改制条件的,依法转制为市场主体;对转制后难以运转、已无实际运作等单位予以撤销撤并;对公益性较强的,确有必要保留的,调整公益类别。2020年9月底,16家区属从事生产活动的事业单位已100%完成改革。
    巧用“乘法”,优化职能配置。对社会救助、水务运行、农业畜牧、体育旅游等领域职能弱化、职责任务相近、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大力整合职能,综合设置机构,实行“撤多建一”,实现一类事项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切实提高工作效能。将区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区居民家庭核对中心整合并入区社区建设指导中心,整合原区救助管理站和区救助安置中心的优质资源和管理理念,设立区救助管理中心,作为广州市首个集临时救助和长期安置两项功能于一体的救助管理机构,工作内容涵盖了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和困境儿童的救助、救治、照料、康复、寻亲、护送返乡等救助工作的全过程。将水务系统承担相近职能但设置分散的6家事业单位整合为区水务设施运行中心,搭建信息化、智能化水务管理平台,打破条块分割,整合水利职能,实现系统重塑性改革,助力水务事业充分发展,水务系统事业单位精简率达62.5%。
    巧用“除法”,完善结构布局。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撤并、整合或重组职能任务相同相近、机构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过小、工作任务严重不足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实现事业机构编制资源整合优化、均衡配置。整体重塑镇街事业单位,统一设置综合保障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服务需求,同时因地制宜设置城市建设服务中心、网格化服务中心等事业单位,激发镇街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改革共精简事业单位69个,精简率达28%,超额完成改革任务。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打破事业单位部门所有藩篱,考虑镇街的综合指标、编制资源配备等指标,差异化加入高校人数、旅游人数、旅客到发量等个性化指标,对镇街事业编制进行重新分配,并探索建立 “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编制调配机制,强化编制使用跟踪问效,充分提高编制使用效能。(番禺区委编办  伍艳、曾静)

上一条:增城区委编办创新办法加大《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宣传力度 下一条: 越秀区委编办助力金融改革发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