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分结合 完善机制 市委编办持续改革创新自贸区南沙片区管理体制

-- 2020-06-01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建设发展五年来,市委编办不断优化完善自贸区南沙片区管理体制,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在机构设置上突出“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在编制资源上突出“减市补区、集中力量、聚焦重点”,推动自贸区南沙片区与国家级南沙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加快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作用不断彰显。
    一、在整合机构上下功夫,充分发挥综合效能
    一是“多区合一”,加强集中统一领导。1993年、2008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同意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将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保税港区管理机构实行合署办公,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统筹推进开发区和保税港区建设。2014年,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强化自贸区南沙片区精简高效的管理特色,将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管委会、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南沙保税港区管委会实行合署办公。市统筹60名行政编制专门用于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行政区在“体制合一”的总体框架下,实行适当分开的“统一领导、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二是“政区合一”,强化社会服务和管理。按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自贸区南沙片区管委会工作机构,单独设置5个工作部门,另外有18个工作部门与行政区有关部门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对突显自贸区工作特色的,实行单独设置,如:金融、港澳合作、口岸与航运服务、创新工作、人才发展等部门;对自贸区南沙片区与行政区职能密切关联的工作部门,如党委机关、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科技、建设和交通、市场监管等,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为提升行政区社会服务工作水平,精减市级事业单位、收回事业编制,为南沙区调整事业编制1319名,用于医疗卫生、公共教育等领域。三是“多队合一”,提升综合执法能力水平。建立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相衔接、与自贸区南沙片区功能定位相配匹的综合执法体制,归并整合13个部门的执法队伍,统一行使工商、质监、建设工程、国土资源、城市管理等21个领域的4719项行政执法权限,4605项行政执法事项整合为一张清单,变执法的“物理组合”为“化学融合”,充分体现高效、集约的执法效能。市专门下达300多名编制加强综合执法力量。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实行“区级执法部门和镇街双重领导,以镇街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行行政执法资源与基层网格化中心资源共享,构建“小网格、大管理、精服务、一支队伍管到底”的基层管理新模式。
    二、在设置专门机构上下功夫,注重发挥独特优势
    一是专门机构谋创新。组建专门的创新工作机构,推动国家级南沙新区、自贸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出台综合改革、投资、贸易、金融等工作的创新政策和制度,统筹各领域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业务创新。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放管服”改革、金融开放创新、深化粤港澳合作、法治环境建设、科技和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防疫创新八大领域全面发力,累计形成658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2项在全国复制推广,104项在广东省复制推广。二是专门队伍聚人才。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组建专门的人才发展工作机构,负责统筹全区人才管理工作,推进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为集聚高层次人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新高地,提供组织机构保障。三是专业力量管建设。整合多个单位有关市政、交通、水利、园林绿化、住房建设等领域的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职能,组建建设中心,负责全区财政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后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实现“一支力量管建设”。在内部实行专业分工、流水作业的链条式管理模式,构建更为科学规范、专业高效、分工合理、安全廉洁的财政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一年多来,实施的项目已达到253个,涉及总投资约1525亿元。
    三、在完善服务体系上下功夫,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着力打造自贸区特色党建品牌。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创建“党性体验”常态化制度化工程、“南沙三新讲学所”、自贸区党群服务中心等特色党建品牌,实施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南沙自贸区“1+6”党建工程、“南沙党员时间银行”入选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创新候选案例,党建引领赋能自贸区建设。二是着力建立便捷高效的投资管理体制。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制定实施对外开发清单指引。实施“一口受理6+X”企业开办模式,实现最快10分钟办理营业执照。全国首创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获国务院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通报。三是着力构建“四个一”行政管理服务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一个窗口管受理”“一颗公章管审批”,社会投资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15个工作日内,“带设计方案”项目实现“交地即开工”。建设统一的市场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实行“一个平台管信用”。建设“数字政府”,首创“企业专属网页”,推广全国首个“身份证网证”,70%政务服务事项(1283项)实现“零跑动”,实现“一张网页优服务”。取消首批82项证明,建设“无证明自贸区”。(机构编制三处 秦宏锋)

下一条: 扶贫要扶智 助学先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