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三坚持三着力” 推动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圆满完成

-- 增城区委编办2021-03-22

 

    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是中央、省、市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增城区牢牢把握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市委编办的正确指导下,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把事业单位改革与党政机构改革、镇街体制改革有机衔接,通过“三坚持”、“三着力”,于2020年11月底圆满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共精简事业单位57个,精简率达20%以上;其中精简处级事业单位2个,精简率达12.5%。
    一、坚持党的统领,着力提升改革质效。从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出发,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高效推进。一是完善领导机制。成立区委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顶层设计、总体布局,大大减少了改革的阻力。二是明确部门职责。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把各项改革任务分工及时间节点明确到小组成员单位,加强统筹形成合力。三是加强调研谋划。区委编办组成三个调研组分赴增城区39个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开展实地调研,做好前置沟通及宣传上级政策要求,摸清增城区事业单位实际工作情况,获取改革第一手资料,为区委制定改革方案提供坚实的决策依据。
    二、坚持分类施策,着力破解改革难题。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区委编办牢牢把握分类的思想和改革标准,分类施策,逐个击破,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行政类事业单位重点转变职能。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同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区委编办会同区司法局等部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行政职能设立依据进行审核,在清家底、明职责的基础上,共划转30项原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回归机关,回归的行政职能同步在新制订的部门“三定”规定或机构编制调整文件中进行表述和体现。同时重新明确原事业单位职责任务,加强公益属性,名称不再称“委、办、局”,不再保留或新设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巩固政事分开的架构。二是经营类事业单位重点转变属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目标,着力解决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存在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其中,将与市场接轨能力较强,能够实行企业化运作的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实行转企改制,推向市场;对因上级政策规定或其职能弱化、已无实际运作或人员和资产规模较小、转制后难以正常运转的区交通安全综合服务中心等6个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将公益服务属性较强,其营利行为通常从属于公益职能,不宜转企改制的区殡仪馆等8个事业单位调整公益类别,整合为6个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清理后,增城区15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全部改革完成,共撤销事业单位9个,收回事业编制37名。三是公益类事业单位重点优化整合。坚持“瘦身”与“健身”相结合的原则,在对公益类事业单位进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全面推动资源整合、布局再造、结构重组,实现集中力量办事业。例如区直主管部门设置在镇街的广播电视站、交通管理所、动物卫生监督所等事业单位,规模过小、分散设置,将其按照片区管理的模式进行优化整合,精简事业单位12个;对职责相近或业务关联性强的事业单位进行资源整合、结构重组,如针对区白水寨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已实际依托派潭镇党委政府开展行政管理工作,区体育发展中心、区旅游发展中心日常工作深度融合等情况,将相关机构整合设置,精简该类事业单位24个;结合镇街体制改革,严格落实省、市要求,规范设置镇街事业单位,共精简镇街事业单位12个;同时将有限的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增配镇街事业编制62名。
    三、坚持以人为本,着力确保改革平稳。改革过程中密切关注单位和干部职工的核心关切,梳理汇总职数待遇、人员安置、经费保障、社会保险衔接等普遍关注的政策性问题,做好政策解答;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妥善处理机构撤销的后续问题,拓宽人员安置渠道,耐心细致做好涉改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引导干部职工理解和支持改革。本次事业单位改革共落实了700余人的划转、200多名领导职务人员的岗位调整、新机构挂牌运作和涉改单位资产处理等事宜。并于改革后及时组织“回头看”,要求涉改单位报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完成情况自查表》,切实履行好监管和服务职责,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过渡。(增城区委编办 黄彩国)

上一条:荔湾区构建“四三三”工作法 科学统筹机关单位绩效考核 下一条: 花都区委编办助力学前教育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