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比较的力量、事实的力量

读《中国震撼》有感

2020-08-06

 
    思考中国三部曲《中国触动》《中国震撼》《中国超越》出版多年,广受读者欢迎,特别是《中国震撼》,有人甚至说《中国震撼》震撼了中国。作者张维为教授系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曾经做过邓小平的翻译,是中国模式的坚定支持者,长期致力于中国模式的研究,自己走访了100多个国家,通过中西方模式深入浅出的比较,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主张建构中国话语,呼告中国要坚持走自己的道路。他的许多理论和观点至今还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部分内容先后在《环球时报》《学习时报》《社会观察》等报纸杂志发表,在他主讲的电视节目《这就是中国》中经常多次进行阐述,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国,读懂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理论和事实支撑。张维为教授在人权论坛上的激辩,与历史终结论提出者福山的辩论,在接受半岛电视台对中国模式的专访中的独到见解,让人折服。《中国震撼》等思考中国三部曲系张维为教授中国观的经典之作,掩卷而思,余味无穷。
    西方中心论者认为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到处宣扬他们所谓的普世价值,大肆推行所谓的“民主化浪潮”,以自我为中心,无视联合国存在,干涉他国内政。张维为教授认为,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超大的人口规模、超广阔的疆域国土、超悠久的历史传统、超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等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可能照搬西方模式,只能采取拿来主义,用中国人的眼光来取舍,不必对西方国家亦步亦趋,失去自己独特的优势。即使曾经崛起的英国、法国,甚至日本、美国都不能够与中国的崛起等量齐观。可笑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度问题尚且未能解决,经济危机此起彼伏,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倒是推销起他们所谓的民主模式来了。更讽刺的是,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非西方国家采取西方模式获得真正成功,相反,西方模式的“水土不服”导致了这些国家严重的社会矛盾。
    中国重返世界之巅的过程一定会经历中西方利益的摩擦和话语的交锋。但作为一个“文明型国家”,我们不需要西方标准认可也可以独立存在和发展,我们的政治和经济模式在很多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过去不一样,现在也与众不同,今后也还是自成体系。就好比汉语不需要英语的认可,《孙子兵法》不需要克劳塞维茨的认可,孔子、老子、孟子不需要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认可,中国的宏观调控不需要美联储来认可一样。西方国家话语体系下,喜欢用“民主”和“人权”这个范式来评判世界,而“什么是民主”是西方国家界定的,他们重民意轻视民生,重形式民主和程序民主,不论内容和结果如何。可悲的是,希特勒正是所谓的民主制度选举出来的。同时西方部分国家在新冠肺炎防控的做派,再次在“人权卫士”上露了马脚,生命权这个最根本的人权在他们眼里似乎不算人权。事实上,中国传统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实践早已超出了西方话语的诠释能力,我们应该以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成功实践来重新审视西方界定的其他观念和标准。法国学者高大伟在《亚洲周刊》发表的文章里把拒绝客观看待中国的西方势力比作是井底之蛙。12年前,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在北京参加完奥运会回国后写下著名的评论文章《中美这七年》,他对比美国和中国的发展变化,感叹道,究竟谁生活在第三世界里?并不无忧心地对他女儿说道,她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假如弗里德曼今天再次来到中国,是否会发出类似的感叹,但已然中国的发展变化再次超过很多美国人的预期。(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处 吴冠雄)

上一条:《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读后感 下一条: 《中国水利法制史研究》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