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移图复兴

——追寻中共广州市委首任宣传部长陈复烈士

2021-05-17

 

    广州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广州是最早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六个城市之一。党组织成立后,广州先后见证了开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中共三大、毛泽东同志创办培养农运骨干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世界工运史上历时最长的“省港大罢工”、建立全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的广州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也许是群星过于璀璨,也许是年代略为久远,除了这些举世瞩目、人尽皆知的事件和人物,还有一些同样闪耀着理想和真理光芒的名字,埋没在广州壮丽的革命诗篇中。但是,他们不应被遗忘,他们也从未被遗忘。
    今天,我们共同走近其中一位。
    在海珠区昌岗街道穗花南社区,静静地坐落着一座墓园,墓园中央是一座白色六角墓亭,亭内安放着陈复烈士的雕像,雕像后面的墙壁上,写着5个红色大字:“陈复先生墓”。墓园四周用围墙、铁围栏围着,大门的门额上刻着聂荣臻元帅题写的“陈复烈士之墓”大字。该墓园是海珠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12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陈复的家世背景
    陈复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的家人。陈复的母亲居若文,岭南著名画家居廉的侄孙女,平素与宋庆龄、何香凝时有往来。父亲陈树人,番禺县明经乡人,自幼喜爱美术,早年师事著名画家居廉。与高剑父、高奇峰共同开创岭南画派,被称为“岭南三杰”。陈树人1917年受孙中山委任为中华革命党美洲加拿大总支部部长,回国后1923年参与中国国民党改组工作,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工人部部长、广州国民政府秘书长、广东省代省长等职,1928年后历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中央侨委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长等职。不难发现,陈复的家庭既为书香门第,也是官宦之家。陈复作为正儿八经的“官二代”“艺二代”,子承父业逍遥自在当画家,或者安心在国民党政权体系内做一名党政官员,恐怕是寻常人对陈复人生路径的合理预期。但是,如同那个年代无数背叛自己出身阶级、为了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陈复选择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二、陈复的革命生涯
    陈复(1907~1932),字志复,化名陈志文。“陈复”,是父亲陈树人给他起的名字,这个名字寄予了父亲对他“以复兴中华为己任”的希望。民国元年(1912),陈复入广州南武小学,1915年跟随父母东渡日本,转入横滨市华侨小学。1920年归国,并进广州南武中学就读。1922年赴上海进复旦中学后,开始阅读马列主义书籍,接受无产阶级思想启蒙。 1923年,陈复毅然深入黄包车工人群众中宣传革命思想。在此期间与父亲陈树人通信时发表不少对国民革命有见解之主张,深得其父及广东革命政府工作人员之赏识。是时苏联建议广东革命政府选送一批青年赴苏学习,以加强革命干部队伍建设,陈复遂于1925年与廖承志等人一起进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并在学习期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9年毕业回国后,被派到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领导下之香港《工人日报》社任副社长。任职期间多方筹集经费,艰苦经营,使该报成为向群众宣传革命斗争的有力阵地,在社会上颇有影响。1930年,陈复受党派遣化名为陈志文到天津开展地下工作,任中共顺直省委宣传部长,行前母亲担心其出险,有劝阻之意;陈复态度坚决,表示为工农翻身牺牲自己亦在所不惜,并以道理开导母亲,终于得以成行。
    在白色恐怖下的天津,陈复不顾艰难险阻,出版刊物,传递进步书报,不久被敌人发觉,被捕入狱。在狱中,历尽各种酷刑而不屈,严守党纪,保守秘密,敌人虽多方审讯亦无法取得口供。后经党组织及家人营救,陈复于同年秋出狱,旋回广州,任中共广州市委(第一任)宣传部长。回穗后,居住在东山私宅樗园(今铁路文化宫附近)(这里要特别解释一下樗园:樗,音chū,臭椿,比喻无用之材,陈树人以此命名自家宅院,似有自谦之意,也有人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说起来自称无用,其实期许身高。然而,体会《庄子》《人世间》当中的话语:“此树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陈树人老先生的用意恐怕更多的是在乱世中不图富贵、显赫,只求平安自保),陈复以富家子弟身分为掩护,表面闭门读书,实际继续从事地下工作,宣传革命思想。作为国民党“四公子”之一(所谓国民党的“四公子”,这在民国时代柳亚子的诗中,准确的说,应该是指国民党的四位“红色公子”,也就是特定的大革命时期和后来国共分裂之后的几位左派公子,即蒋介石长子蒋经国、廖仲恺公子廖承志、邵力子公子邵志刚,以及陈树人公子陈复),国民党地方当局对陈复应该说是有点忌惮的,当时主持粤政的是被称为“南天王”的陈济棠,自从广州起义之后,这个“南天王”就在广东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其爪牙也遍布广州全城,对于陈复,更是其监视和搜捕的重要目标。
    陈复深居不出,但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复为了迎接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的女儿而暴露了行踪,随即被国民党军警觉察,此后受到秘密监视,但因陈树人当时也住在“樗园”,侦缉队不敢对陈复贸然动手。1932年8月10日,陈树人外出,“樗园”遂在当局的严密控制之下。当陈复离开外出之际,于东山署前路公共汽车上被两名侦缉驾车跟踪,至仓边路口下车后即被绑架到小汽车内,开往并秘密监禁于维新路市警察局(即今起义路市公安局)。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陈复毫不惊慌,他拒绝透露任何关于党的秘密,国民党当局鉴于此前的“教训”,认为如果顾及陈树人和陈复的“公子”身份,那么,很有可能会让陈复再次出去,不如迅速把陈复秘密杀掉,所谓“一不做二不休”。这天晚上,侦缉长把陈复押至广州的天字码头,再用汽船载其至当时屠杀革命志士的魔窟——广州南石头“惩戒场”,就在晚上11时,匆匆将之杀害。其时,陈复年仅25岁。 临就义前,他厉声抗议呼喊:“我无罪,你们不得无理。”
    三、陈复的身后事
    事后,反动当局为了逃避罪责,捏造“陈复遭到士匪绑架失踪”的谎言,欺骗群众。然而不久之后,刑场上的一位正义的杂工冒着生命危险,把陈复被害的消息及其遗物秘密送到“樗园”,于是陈复被国民党杀害的事实遂不攻自破。当时陈复的父亲陈树人含泪殓葬了儿子的遗体于自己作画及休憩之所,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烈士的遗骨又由人民政府迁葬于广州的银河公墓,至于原来的陈复茔墓和为纪念他而修建的“复思亭”,也经重新修复并加建了墓园门楼。墓园中有座混凝土结构六角攒尖顶墓亭,顶尖处镶有六角宝珠,直径4.4米,高2.7米。亭后端建墙镶有“陈复先生墓” 碑,碑两侧各有刻石2块,石上分别雕刻着《为陈复惨被虏杀报告书》及《哭子复》诗4首。1986年10月,墓园得以扩建,重修了墓亭,加建了门楼及后墓碑墙。墓园占地面积约90平方米。后来,曾领导过广州起义并与陈复共同在中共顺直省委工作过的聂荣臻元帅,还为陈复的墓园题写了“陈复烈士之墓”的门额。聂荣臻曾在回忆录中忆及曾与陈复共同工作过的经历:那是中共顺直省委成立时,“新省委由贺昌同志任书记,我任组织部长,陈复同志任宣传部长……陈复同志是国民党元老、著名改组派人物陈树人的儿子。这个同志年轻,很活跃,有能力,经过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来。我离开天津时,他住进了我住过的房子,不久被捕。”建党百年之际,陈复烈士墓所在地政府积极谋划对墓园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升级改造,以更好地供人瞻仰凭吊、缅怀先烈。
    不朽的陈复
    陈复牺牲后,著名诗人柳亚子有诗悼念:“蒋廖陈邵四公子,羁囚我识何柳华。长征健翮归南海,奇才跨灶言非夸。棱棱经国露风骨,匡庐力战摧胡笳。参赞戎机佐名父,相期事业煊云霞。就中陈邵独不幸,有才无命堪咨嗟。青门断脰海西土,元龙溅血羊城沙。呜呼二子死太早,鸾葅凤醢愁群鸦。神州抗建需英俊,谁令兰玉摧萌芽?琳琅满卷恣痛哭,愿呼屈宋歌楚些。”除此之外,民国元老蔡元培也有诗挽之:“门绪承通德,才名擅特殊。少年有芒角,山路尚崎岖。抚卷唯增感,斯人忽已徂。平生真勇在,应不惜糜躯。”(《哭子复》)
    陈复的父亲陈树人得知噩耗之后,迅即赶回广州,当他得知真相后,悲愤万分,不久后写下《为陈复惨被掳杀报告书》一文,发表在上海的《新民报》,揭露国民党当局“扬言陈复失踪,为消灭痕迹之计”,并指出“其黑暗残忍之手段,十倍于绑匪撕票,实中外从来未有之耻辱事。”此后,他饱含泪水,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哭子复》诗八首:“江南秋雨黯羁魂,三字传来狱最冤。不觉惊疑今宇宙,人情天理已无存。无言不戏读书痴,尚记髫年入学时。师长深怜同学爱,同声交誉圣人儿。万言几度寄家书,乳臭当年犹未除。至理名言惊老辈,一时传诵到中枢。下层工作不辞卑,游学归来更念兹。革命至情能似此,已非吾子是吾师。愿娘毋再念斯男,革命捐生我所甘。屡向慈亲挥涕道,语终成谶也可堪。一载团圆得在家,辛勤卉树种横斜。樗园此后来游客,忍看烂斑堕泪花。依然马阮与高刘,窃柄南朝祸不休。异己诛锄才快意,沉冤那复顾同镳。小楼从此名思复,不尽千秋父子心。果汝九泉心未了,好于魂梦再相寻。”
    以上诗句,其中“革命至情能似此,已非吾子是吾师”一句最是感人肺腑,后来广为传诵。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陈复。2020年11月27日晚,作为建党100周年的献礼之作,舞剧《岭南秋雨》于广东艺术剧院正式拉开首演帷幕,首次将陈复故事搬上戏剧舞台,艺术再现了在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面前,以陈复、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革命先驱不畏艰险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概。(梁励超)

上一条:大变局呼唤南泥湾精神在重温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下一条: 从党史中读懂共产党人的初心